西南及武陵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
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,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及武陵山区等产区发生偏早、田间菌量大,结合马铃薯品种抗性较差、未来天气条件适宜等因素分析,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及武陵山区等产区总体偏重发生,其中湖北西部、重庆东南部和东北部、贵州西北部等产区局部大流行风险高;发生面积1362万亩,发生盛期多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(见下表)。
表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测表
一、病害发生偏早、田间菌源量大
据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监测,西南及武陵山区等产区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点中,25.2%的监测点病菌完成三代1次及以上侵染,同比减少7.8个百分点。当前,马铃薯多处于出苗期至现蕾期,陆续进入易感病的现蕾期至花期。田间陆续查见中心病株,西南4省(市)及湖南始见期比去年偏早3—17天,陕西、湖北分别偏晚6天、2天。
目前,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为43万亩,同比减少12.2%,比近3年同期均值增加1.6%。各地平均病田率,湖南、重庆、湖北、云南分别为3.2%、2.6%、1.7%和1.2%,贵州、四川、陕西均在1%以下;平均病株率,贵州、云南、重庆、四川分别为12.3%、5.7%、5.5%、1.1%,湖南、陕西、湖北均在1%以下;田间病情总体轻于上年同期,但重庆丰都、云南腾冲等地重发田块最高病株率达80%以上。
二、品种抗性和种植方式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
西南及武陵山区等马铃薯产区7省(市)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抗性整体较差,湖北、重庆、四川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分别为72%、70%、65%,其他省份为25%—58%。马铃薯多种植在不同海拔山区,生育期差异大,易感病期拉长,对病害发生为害有利。
三、气象条件对病害发生流行有利
据气象部门预报,4—5月份,西南及武陵山区等马铃薯产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、降水量偏多;4月中下旬,大部产区气温接近常年,江汉东部和南部、四川南部、贵州、重庆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,局地偏多3-7成;且西南及武陵山区马铃薯种植区多雾多露,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。
关键词:马铃薯,晚疫病,趋势